御宅族(3)
2022-11-15 来源:118图库
在1996年《EVA
》放映后,御宅族重新开始慢慢上浮。当年冈田斗司夫发表了《御宅入门》一书,发出了著名的御宅宣言“御宅是日本文化的正统继承人(オタクは日本文化の正統継承者である
)”。不过,冈田斗司夫作为第二代宅人,涉足学术研究的一大动机是为“御宅族”正名而创造理论武器,所以这份宣言以及书中许多其他的内容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电车男》等描写御宅族生活的作品的出现,御宅族的形象才在人们心中被重新塑造,至此御宅族慢慢地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并且再次活跃起来,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下论述来自于知乎总结冈田斗司夫先生的有关四个世代论述,可能不具有普遍性。[3]
从环境上来讲,这一世代往往在儿时就有电视可看,在其成长过程中又没有经历宫崎勤事件的冲击,在原文中被称为“电视儿童”。他们在“入宅”过程中所能获得的资源是很匮乏的,所以他们主要的工作都集中于寻找资源和筛选优秀的作品。如说“御宅原人”是日本商业动画的父母的话,他们就是接近于幼驯染的角色。
从思想上来讲,这一世代对于宅文化的看法是以作品为中心的,他们虽然具有对“宅”这一身份的认同,但是并不像后文第二世代那样,具有极强的捍卫这一身份的斗志。相对于求得社会的理解,他们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诠释和优劣。原文中称之为“贵族的一代”。
从环境上来讲,这是以宫崎勤事件前后“入宅”,受尽歧视和痛苦的一代。宫崎勤事件使得御宅的社会环境急剧恶化,创作者开始隐藏。虽然他们的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前辈们的道路,也诞生了一批经典的作品,但是总体而言,御宅群体从之前可以接受甚至无视社会偏见的心态发生了巨变,这些偏见已经确实地从一般的闲言碎语进化为充斥整个社会的恶意了。
(注:或许有读者注意到本文作者与上一篇论及东浩纪的作者不是同一人,而两人在对宫崎勤事件的看法上是有所分歧的。他的看法在上一篇文章中已表述清楚了。但笔者认为,宫崎勤事件固然可以称为“污名化的结果”,但是在论及对御宅群体和业界本身的影响时,宫崎勤事件的“历史地位”在这种观点中被大大低估了。按笔者的观点,与其说是“污名化的结果”,不如认为是“污名化的高潮”更为合适。)
》放映后,御宅族重新开始慢慢上浮。当年冈田斗司夫发表了《御宅入门》一书,发出了著名的御宅宣言“御宅是日本文化的正统继承人(オタクは日本文化の正統継承者である
)”。不过,冈田斗司夫作为第二代宅人,涉足学术研究的一大动机是为“御宅族”正名而创造理论武器,所以这份宣言以及书中许多其他的内容其实是有待商榷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电车男》等描写御宅族生活的作品的出现,御宅族的形象才在人们心中被重新塑造,至此御宅族慢慢地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并且再次活跃起来,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
御宅世代论
以下论述来自于知乎总结冈田斗司夫先生的有关四个世代论述,可能不具有普遍性。[3]
第一世代
从环境上来讲,这一世代往往在儿时就有电视可看,在其成长过程中又没有经历宫崎勤事件的冲击,在原文中被称为“电视儿童”。他们在“入宅”过程中所能获得的资源是很匮乏的,所以他们主要的工作都集中于寻找资源和筛选优秀的作品。如说“御宅原人”是日本商业动画的父母的话,他们就是接近于幼驯染的角色。
从思想上来讲,这一世代对于宅文化的看法是以作品为中心的,他们虽然具有对“宅”这一身份的认同,但是并不像后文第二世代那样,具有极强的捍卫这一身份的斗志。相对于求得社会的理解,他们更关注作品本身的诠释和优劣。原文中称之为“贵族的一代”。
第二世代
从环境上来讲,这是以宫崎勤事件前后“入宅”,受尽歧视和痛苦的一代。宫崎勤事件使得御宅的社会环境急剧恶化,创作者开始隐藏。虽然他们的创作很好地继承了前辈们的道路,也诞生了一批经典的作品,但是总体而言,御宅群体从之前可以接受甚至无视社会偏见的心态发生了巨变,这些偏见已经确实地从一般的闲言碎语进化为充斥整个社会的恶意了。
(注:或许有读者注意到本文作者与上一篇论及东浩纪的作者不是同一人,而两人在对宫崎勤事件的看法上是有所分歧的。他的看法在上一篇文章中已表述清楚了。但笔者认为,宫崎勤事件固然可以称为“污名化的结果”,但是在论及对御宅群体和业界本身的影响时,宫崎勤事件的“历史地位”在这种观点中被大大低估了。按笔者的观点,与其说是“污名化的结果”,不如认为是“污名化的高潮”更为合适。)